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省级荣誉+1!我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工大创谷获评“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2-25 】

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命名“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5-2029年)”的通知》(粤科协联〔2025〕3号)。经广东省光电技术协会推荐,广东省科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与公示,创新创业学院组织申报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工大创谷被正式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学校本年度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此次认定标志着学校在科普教育、创新创业及社会服务等领域工作再获社会认可,彰显了广工在深化科创融汇、产学融合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成效。

18808

“引进来、走出去”,工大创谷打造丰富多元的科普活动品牌,主动赋能广东省青少年科创教育

一直以来,工大创谷积极践行服务和助力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功能,打造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交流的科普宣传主阵地,形成良好示范效应,每年接待来自政府、企业、高校、中小学等单位超过1.5万人次参观调研,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科普品牌:一是联合学校团委连续7年与广东省科协、广东省教育厅联合承办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主办的“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为来自全国各地1200多名高中生提供科创启蒙教育;二是联合机电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开展“创享社萌芽计划”科创夏令营、冬令营,组织来自华附、省实、湛江一中等省内22所知名中学的102名优秀高中生到工大创谷开展为期一周的科技创新交流与实践活动,启蒙国产自主技术,启迪科技报国理想;三是联合轻工化工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连续两年举办“乡村振兴科技夏令营”,组织来自兴宁市径南镇径心中学、东源县东江中学、郁南县蔡朝焜中学等70名余乡村中学生走出大山,在工大创谷拓宽创新视野、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实践能力,助力乡村人才培养和教育振兴;四是为香港林大辉中学等港澳中学定制“湾区青少年创新创业工作坊”,组织港澳中学生深度体验广工校园硬科技和黑科技,深入了解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助力港澳青少年融入国家创新发展大局。

工大创谷还积极赋能中小学科创教育和科学教育实验,与中小学协同服务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组 织50余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超200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先后走进广大附中、广大附小、华师附小等中小学校园科技节,通过机器人设计、新能源科普、无人机工作坊等科技展演与实践活动,为近万名师生及家长呈现了一场场趣味十足的科创盛宴,在每一位青少年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助力生根萌芽,激发中小学生投入科技创新的热情。

此外,工大创谷还利用假期时间,面向省内外中小学开展基地参观、科普讲座、科技实践等多样化活动,累计受众超万余人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教育在线】等10余家内地及港澳媒体纷纷对工大创谷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进行报道。

丰富多样的科普资源,为科普教育开展提供重要支撑

工大创谷是广东工业大学开展科创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基地,于2015年9月建成,现有面积2.5万余平方米,为全省高校规模最大创客空间,荣获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36793

基地内建有学校与华为合作共建的全国首个“鲲鹏&昇腾开发者创享社”,聚焦数智制造、数智城市、数智医疗、数智能源四大方向,真题真做,帮助学生从实战中理解产业技术及场景化的应用,培养学生国有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水平;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多家港澳高校合作共建的全国首个粤港澳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服务中心,为港澳高校师生来访交流、项目合作、创业孵化等提供平台支撑,打造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跨境协同培养新路径;入驻有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学院、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等新工科产业学院,开创性地建设创享长青班、创享创新班、创享特色班等各类特色人才培养实践班以及校企联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工作室等,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卓越工程师、创业“明星”、行业精英和产业领军人才;拥有300余个高水平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可重点支撑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态环境、集成电路、绿色化工、能源材料、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的科普教育和创新实践,为开展高质量科普活动奠定了扎实基础。

此次获评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是学校贯彻落实《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的重要实践,也是对工大创谷服务区域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的充分肯定。基地通过将科创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将创新实践转化为教学案例,打造了"高校赋能、中小学联动、社会参与"的科普生态圈。接下来,工大创谷进一步提高科普服务能力,激发和引导更多大学生在做好科创项目的同时,积极投身和承担更多服务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的工作,通过开展更多高品质的科普活动,助力学校与高中协同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工作,同时发挥省级科普基地的示范效应,辐射服务区域科技创新教育,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贡献广工力量。

上一条:创新创业学院组织学习贯彻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精神
下一条:粤港合作启新程,跨境研修创模式——香港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学分制大湾区沉浸式体验项目”圆满完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