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参赛学生在备赛(通讯员供图)
把丝绸变成“皮草”,为地铁隧道提供智慧检测,解决地膜白色污染问题,为企业定制品牌字库……这些既高大上又接地气的创新创业项目都出自广东高校学子之手。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广东在各赛道共斩获27金53银,走在全国前列。为此,广州日报记者走访了相关院校,探寻其取得成绩的秘诀。他们表示,建机制、搭平台, “扶上马送一程”,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能为优秀青年竞相涌现提供坚实保障。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刘晓星、王婧、曾俊 通讯员林怡如、李海楠、卢迪
广东获金奖数再创历史新高
自今年5月大赛启动以来,广东全省报名参赛项目达25.09万个,参赛学生超102万人次,参赛项目和人次均创下历年新高,共有76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在全国总决赛上,广东在各赛道共斩获27金53银,获金奖数再创历史新高,获金奖总数排名全国第三。其中,广东省参赛项目分别获高教主赛道金奖6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3个、职教赛道金奖8个、产业命题赛道金奖3个、萌芽赛道创新潜力奖7个。
全省成绩向好的同时,各类院校也充分发挥了“领头羊”作用。华南理工大学9个入围总决赛的项目,获得金奖3项、银奖6项。广东工业大学斩获1金8银1铜的好成绩,在新材料、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半导体芯片、高端装备、5G技术、生物基因工程等前沿领域都有布点。广州大学的金奖、奖牌总数也获得“双突破”,金奖位列全省第二,第三次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集体奖。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获得2个金奖、1个铜奖,金奖数、金奖率、获奖类型都有了全新突破,三年来累计获得国赛3金2银2铜,省赛9金9银8铜。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则成为全国首个获得国赛金奖的民办高职院校,获奖等级和数量取得突破,参赛项目和人数都有大幅增长。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番职院)在2019年就已获得广东职教界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国赛首金,三年来共获得国赛2金2银,省赛6金12银2铜,成绩排名全国前列。
广州“小将”萌芽赛道大放异彩
萌芽赛道是大赛中唯一面向全国高中生开放的分赛道,旨在推动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广州的中学生们在该赛道大放异彩,共获得5个项目最高奖——创新潜力奖,获奖数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创历史新高。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均有项目获得最高奖,这些获奖设计关注生命健康和安全出行,可以说是相当“有爱”的设计。
“这个项目我们从高一入学就开始酝酿,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了。”省实“指引者”团队成员陈华伦告诉记者,虽然高中课业繁忙,但同学们利用周末、寒暑假进行讨论、设计、制作、调试、修改,有时候甚至要忙到凌晨。“各种设计困难、技术困难、学习难点就像一个个巨石,但小组成员没一个气馁,一边互相开着玩笑,一边探寻着解决困难的途径。”陈华伦说。
记者了解到,广州学子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归功于广州近年来大力推动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广州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设立18所中国教科院项目实验学校,在22所普通高中试行自主招生;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及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等单位合作,面向有科技特长的中学生举办“英才计划”科技特训营活动;搭建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交流展示平台,形成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科技创客电视大赛三大品牌科技教育特色赛事等。
“专创融合”模式培养高阶复合能力
“入学番职院前,我完全没有想到有一天我能在学校研发出新材料,还能通过参与项目全方位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金奖项目“丝绸皮草”的联合创始人郭宇枫说。番职院副校长欧阳丽表示,学校落实双创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高阶复合能力,这些能力在学生将来走向未来工作岗位时也是至关重要的。该校艺术学院院长叶永平说,学院很早就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教学中,学生借助赛事培养了意志和拼搏精神。
“我们学校把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当成人才核心竞争力来重点培养,致力于培养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镇贤介绍,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探索起步较早,近几年趁着国家双创政策东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厚积薄发,相关教学实践的硬件软件环境全面改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得以明显提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廖俊杰说,近三年国赛成绩和“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分不开。学校鼓励老师将科研项目转化为创新型课程,开放给专业学生选择,学生在深层次学习确定兴趣后,以创业导师的科研成果、企业真实技术(产品)为基础,组建创业团队,模拟创新创业实操,积累相关经验。至今,项目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4项,学生团队注册公司12家,获得专利7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比例超过10%,“高职学子拥有较强的动手硬技能,但更需培养沟通、合作、执行力、领导力等软素质,这些双创平台就是特别好的机会。”
一站式全链条服务让好点子落地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饱满但能力欠缺的实际问题,各大院校还从师资、培训、场地、资金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支持,制定专项政策予以保障落地实施。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创业教育学院院长邱漠河说,创业管理中心通过多种形式提供学生持续帮扶、企业孵化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
华工发挥“孵化器”“避风港”的功能,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面向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设“创业辅修班”,面向有创业项目的学生组建“创业精英班”,分萌芽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服务。
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建成的工大创谷可供约100多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孵化,学生可得到从创新创意到创业的全链条孵化服务,待项目成熟“出孵”以后,学校还有遍布全省各地市的协同创新平台与创业孵化器进一步助力创业项目发展与成果转化落地。
广州大学拥有领先的“三创”人才培育和项目孵化设施,通过建设一站式“产-研-生-投”(社会和企业需求、高校教师科研成果、创业大学生、金融投资机构)平台,健全完整的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和孵化链条,集聚高校和社会三创资源。
“对于大学生的创业,参加创业竞赛是创业成功的加速器,可以获得更多更好的导师资源、市场资源与资金支持,高效全面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李镇贤强调,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很有必要,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意识,并获得商业实战机会,打通科研创新与社会创业的阻隔,增强问题意识、市场意识与风险意识。
优胜项目后续潜力十足
“扶上马之后,还送一程。”廖俊杰表示,对于国赛的优胜项目,学校会在学生毕业后进行重点跟踪,利用校企共建孵化器等平台实行种子期、种苗期、产业期等分阶段管理。记者注意到,机制和体系发出的能量正在显现,许多在校园诞生的项目都具备不错的市场潜力。2013年,该校学生吴斌从宿舍里的一台二手打印机开始创业,服务学生文印需求,用科技赋能传统文印行业,项目获得了去年的国赛金奖,目前已获三轮融资,估值近2亿元。
广州大学也已成功孵化了“广州五六点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毕业后公益基金”等多家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均已获得千万级投资,估值均过亿。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孵化出的广州鸿旗盛世企业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预计营业收入3000万,每年服务企业500余家。
李镇贤坦言,校内竞争和现实环境中“真刀真枪”的竞争还是不一样的。对于有志创新创业的学生,要抓住机遇提升自身和项目的“硬核”实力。根据他的观察,“出孵”后发展比较好的公司,确实都有其“硬核”实力,“志同道合的团队,社会资源的认可,前期打下这样的基础,商业链条才不容易断裂。”
金奖案例:
“科技+艺术”让丝绸变“皮草”
本届大赛中,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新丝之路——丝绸皮草的开创者》项目斩获职教赛道金奖。项目团队联合创始人、该校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郭宇枫说,学校在8年前就提出了“环保皮草”的理念。“我们在总结整理师兄师姐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发现蚕丝纤维的蛋白含量、保温率、透气率、吸湿率等重要参数都跟动物纤维非常相似,于是我们就考虑拿蚕丝作为突破口。”经过上千次的试验,终于制作出了仿真度极高的“丝绸皮草”。
目前,“丝绸皮草”已经可以仿制成獭兔毛、滩羊毛、绵羊毛、山羊毛、狐狸毛等多种动物皮草,外观和手感均十分逼真,且成本远远小于动物皮草,未来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今年,“丝绸皮草”还在巴黎时装周中亮相。
“我们的艺术设计是跨界的‘科技+艺术’,也就是用科技的手段来实现艺术。”项目指导老师、番职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科江告诉记者,番职院有国家“双高”专业群做专业支撑,建立了广东省皮革智能产品3D打印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艺术设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研究基础。“现在我们只是进入了2.0阶段,未来我们还要拓展‘丝绸皮草’的品类,进一步提高它的仿真度。同时,还要通过3D打印技术仿造‘皮革’。”展望未来,刘科江说。
网址链接:https://gzdaily.dayoo.com/pc/html/2021-10/27/content_879_773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