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由香港数码港、广东软件行业协会主办,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承办的“数码港大湾区青年创业计划2025”计划宣讲及创业专题分享会在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工大创谷顺利举办,为我校学子提供了免费参与创业营集训、了解市场动态、结识创业导师和伙伴、获取创业基金的宝贵平台和难得机遇。活动吸引了来自全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150余名怀揣创新创业梦想的学子到场参与,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校企协同,共建湾区青年创新创业生态圈
广东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莉代表主办方致辞。她表示,数码港大湾区青年创业计划已举办13届,累计吸引粤港澳三地5000余名学生参加,成功扶持了196个创业团队项目,已成为众多青年创业者的重要孵化平台和梦想启航点。当前正处于数字经济重塑全球格局的时代,软件产业作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大湾区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协会始终致力于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助力青年学子将技术创意转化为市场价值。她鼓励同学们积极把握数码港提供的平台和机会,直面真实世界的挑战,勇于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谢光强教授系统介绍了学校以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工大创谷”为核心,构建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与青年融合发展。学校持续深化与港澳高校、科研机构及产业界的合作,通过联合竞赛、联合项目、互派师生交流学习等多种形式,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有力促进了三地青年在创新创业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共同发展。他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本次创业计划提供的机会,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借助数码港提供的专业培训、扶持基金和产业资源,将技术创意转化为创业成果,在大湾区创新创业浪潮中奋楫前行、行稳致远。

成效卓著,广工学子创业实践结硕果
自2024年学校与香港数码港正式推进合作以来,创新创业学院积极组织学子深度参与数码港大湾区青年创业计划,2024年累计12名学生入围创业营实训,6人牵头或参与项目申报数码港创意微型基金,最终2个项目成功获数码港创意微型基金10万港币资助,实现了“从校园创意到市场项目”的关键突破。
「智学科技」:AI赋能校园教育,跨校组队破局数字教学
由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朱博炀、机电工程学院林钧逸、材料与能源学院李怡林同学与香港岭南大学田皓博、香港中文大学张杨、香港浸会大学钟旭铭跨校组队打造的“智学科技(LearningInTech)”项目,聚焦AI时代校园数字教育痛点,通过大型语言模型(LLM)、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及自研校园专属模型(LIT),为学校提供智能教学设备、个性化定制服务及智慧校园解决方案。该项目不仅入选2024年数码港创意微型基金支持,更凭借“技术落地性强、场景需求明确”的优势,入驻数码港进行进一步孵化。
「爱拍就拍」:YOLO+多模态大模型,打造AI随身摄影专家
由广工自动化学院2023级硕士肖俊鸿联合深圳大学陈墨、香港城市大学蓝希文、香港都会大学刘沁意、香港教育大学杨兆鸿、澳门理工大学戴欣等同学共同研发的“爱拍就拍(AIPhotographing)”项目,创新性采用“YOLO目标检测+多模态大模型推理”技术,可快速识别拍摄场景、人物特征,为用户提供构图、姿势、角度等专业建议;团队还联合10余名专业摄影师构建审美数据库,对模型进行针对性训练,大幅提升输出专业性与响应速度。该项目不仅斩获2024年数码港创意微型基金,还获腾讯light基金会追加支持,其研发的APP已在IOS平台上架,上线下载量突破4000次,成为校园创业项目“技术变现”的典型案例。

此外,学校成功举办首期“粤港澳融合创业培训班——创享非凡班”,特邀香港“杰出青年工程师”、“十大杰出青年”、跨国公司高管以及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等多位创业导师来校授课,并组织学员赴香港数码港及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等地实地调研,搭建高质量创业协同育人平台。4位同学入选由李泽湘教授发起的XbotPark“2025硬科技冬令营”,并获深圳科创学院50万元种子基金投资;3位同学入围香港岭南大学与多伦多大学联合主办的“人文科技暑期实习项目”,与剑桥、多伦多等世界名校学生共同开展科技向善实践,实现“创业能力+国际视野”的双重提升。
政策+实战双轮驱动,助力创业梦想启航
本次宣讲会通过“政策解读+实战分享”的环节设计,为同学们厘清2025年创业计划的申请路径,传递可借鉴的实战经验。
在政策解读环节,香港数码港创业家组高级经理林家辉系统介绍了高达100万元港币的种子基金、免费的创业训练营、持续的平台资源对接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并就申请条件、流程、创业营核心内容以及后续的孵化服务等同学们关切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说明,为有意申报的学子指明了清晰路径。
\

在实战分享环节,成功获得数码港CCMF基金支持并入驻数码港进行孵化的“香港智学科技”创始人田皓博先生,分享了自己在AI+教育赛道从0到1打造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的创业实战经验,剖析了如何将AIAgent定制化与智慧工作流设计技术转化为“智学立方”“智云资源调度系统”和“LIT普通话学习系统”三款落地产品并进行市场开拓的全过程。

荣获香港数码港2024创业计划冠军的我校自动化学院2023级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肖俊鸿同学则分享了自己参与数码港创业计划和创享非凡班的种种收获,“去年的这个时候,在创新创业学院的引导和支持下,我报名参加了数码港创业计划,并成为创享非凡班的一员,有幸接受多位香港资深创业导师的实战指导,我从最初体验式参与创业营到全身心投入项目开发,最终凭借‘YOLO+多模态大模型 ’的创新方案荣获数码港创意微型基金及腾讯light基金会资助,并将项目APP成功上架IOS平台,我相信,这将是学弟学妹们可借鉴、可学习的‘创业路线图’”。

在随后的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围绕非技术背景如何参与、跨文化团队如何组建、项目商业模式构建等具体问题与嘉宾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得到与会专家的热情解答和专业指导。
本次宣讲会不仅是一个洞悉政策的窗口,更是学校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创新创业协同,培养服务湾区建设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实践。未来,学校将汇聚大湾区更多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创业资源,搭建共建共享的优质苗圃、优异舞台和优良生态,帮助学生将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打通学生创业“最后一公里”,助力更多青年学子将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大湾区这片热土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