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9日,由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与香港岭南大学创业行动联合主办的“粤港大学生创新创业冲刺营”在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工大创谷成功举行。来自两校数据科学、人工智能、能源材料、自动化、商学、文学等28个专业的40名优秀本科和硕士生跨校组队,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绿色能源、健康科技等前沿主题,在三天两晚的高强度、沉浸式旅程中完成了一场从创意萌芽到项目雏形的极限挑战,充分展现了两校学子敢闯会创、协同奋进的青春风采。

粤港协同,共育湾区创新力量
作为两校继“粤港澳大学生科创夏令营”“双百杯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竞赛”“粤港无人机创新创业工作坊”等品牌活动后的又一深度合作,本次冲刺营充分发挥广工在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及产业化应用等领域的扎实基础与岭大在人文社科、商业管理及国际化视野方面的独特优势,旨在构建“技术研发+商业转化”双轮驱动的创新创业生态,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具有跨学科融合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开营仪式上,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谢光强教授表示:“我们不仅是在举办一场活动,更是在探索一种面向未来的跨学科、跨区域协同育人新模式。希望同学们勇于‘破圈’,乐于‘共创’,敢于‘亮剑’,真正成为推动湾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岭南大学创业行动高级经理BelindaLau对两校之间持续不断且日益深化的合作关系表达了高度赞赏和由衷肯定。她强调,这种紧密的合作模式不仅为双方师生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更为同学们在学术探讨、实践操作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希望同学们在本次冲刺营中的紧密协作中,收获知识、友谊与成长。

高强度淬炼,推动创意落地成型
本次冲刺营采用国际通行的创新创业Bootcamp模式,以“成果导向”为核心,通过精心设计的模块化课程与项目实战,助力团队在短时间内完成项目从概念到原型的快速推进。三天两晚的日程紧凑高效,涵盖思维训练、案例分享、项目打磨、路演展示等环节,全面锤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协作能力与实战素养。
活动聚焦“方法论赋能+实战经验分享”,邀请两校专业导师围绕创新创业的核心技能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与深度指导。Belinda Lau以精益画布工作坊(Lean Canvas Workshop)为题,系统指导学生梳理项目逻辑、精准定位项目价值。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主任罗美娟副教授则以“设计思维方法论与价值的黄金三角”为题,引导同学们从用户视角出发,构建“技术-价值-市场”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本次冲刺营是一次远超期待的体验!尤其很荣幸能聆听到罗美娟教授的专题讲座,她将“设计思维”与“价值黄金三角”等理论模型娓娓道来,为我们构建了清晰的创新逻辑框架,令我全程专注投入、受益匪浅。我与广工的同学为了共同目标协作到深夜,这种“做实事”的激情也完美印证了罗教授“行动是战胜焦虑之法”的教诲。非常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到广工交流学习!”来自岭南大学的刘天泓同学感慨道。

来自广工创业学生、荣获香港数码港2024创业计划冠军、香港数码港CCMF基金和腾讯light基金会双重资助的“绘心相机”项目负责人肖俊鸿与获得2024年数码港创意微型基金支持并入驻数码港孵化的岭大校友、香港智学科技创始人田皓博的实战分享,进一步丰富了“学术+实战”双轨赋能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跨界创业经验。“在本次冲刺营中,我不仅结识了许多优秀且有趣的同学,罗教授和 Belinda的指导让我深受启发,印象深刻,六边形战士俊鸿学长和皓博学长的超用心的分享更是干货满满。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商业模式构建、设计思维等思维方法,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教育背景下跨文化协作的独特魅力,衷心希望后续能有更多机会参与粤港澳的相关项目和活动。”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的冯浩冉同学分享到。


昼夜奋战,共创成果精彩纷呈
在密集的理论与案例学习后,各小组进入了紧张的项目构思与原型构建阶段。两校导师深入各团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精准辅导,就技术可行性、市场定位、商业模式等关键问题提供专业建议。工大创谷内灯火常明,同学们分工协作、热烈讨论,不少团队奋战至深夜,展现出饱满的创业激情与执行力。“广工同学扎实的技术能力让创意真正落地,导师的指导更为项目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样的跨校共创模式,让我们对项目的来充满信心。”来自岭南大学的王廉同学分享道。



路演环节中,8支团队依次登台,围绕项目创新性、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展示与答辩。项目覆盖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文化科技等多个前沿领域,充分体现“硬科技”与“软实力”的深度融合。以长期深耕创业管理研究、广东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晋琳琳教授领衔的两校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多个维度开展评审工作,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助力项目持续优化。




经过激烈角逐,由广东工业大学罗羽臻、杨乐璇与岭南大学王佳泉、秦艺菲、王润琪等同学联合打造的《天眼农医——基于纯视觉感知的无人机精准植保系统》借鉴特斯拉纯视觉技术路线,打造出首个能“同步完成探测与精准治疗”的农业无人机系统,以低成本方案实现“点对点”给药,为复杂地形下的智慧农业提供了高效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荣获“最具商业潜力团队”。由广东工业大学郑宏璟、方如泉、钟江铭与岭南大学刘宗颖、赵羽彤共同打造的《元造科技-3D智印:重塑造物新范式——家庭场景AI驱动3D打印解决方案》,通过AI云端建模与极简操作,大幅降低家庭3D打印门槛,并创新性地构建从回收到定制的环保材料闭环,精准切入千亿级家庭个性化智造蓝海,最终荣获“最佳技术创意团队”。




持续赋能,构建全链条孵化生态
本次冲刺营不仅是一次密集的创新创业实训,更构建起“培育—孵化—转化”的全流程支持体系。活动结束后,优秀项目将被推荐参加“数码港大湾区青年创业计划2025”等高水平赛事,并获得两校联合提供的导师对接、场地支持、知识产权服务等孵化资源,持续推动项目从创意走向市场,从校园走向产业。
粤港携手,学科交融,创新不止。这场跨越地域与专业的共创之旅,不仅激发了两地青年的创新潜能,也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