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光明日报刊登陈新校长文章:以产学融合提升“双创”教育质量

【来源: | 发布日期:2018-06-05 】

2016年05月10日

光明日报2016年5月10日刊登陈新校长文章《以产学融合提升“双创”教育质量》。文章认为,高校要主动响应国家“双创”战略,把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和生命线。主要分析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要着重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规模与质量三大关系。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一是树立产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二是构建聚集创新创业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机制,三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四是建构创新创业教育多维体系。

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越发达,越需要科技创新力量的支撑。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需要再翻一番,这正是我国实施“双创”战略的原因所在。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力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校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把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和生命线。那么,高校该何为?

处理好三个关系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高校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这是众多高校面临的共性问题。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不好,两者就会背道而驰;处理得好,两者就能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教师不深入科研,就打造不出优质的实验平台,拿不到科研项目。没有优质的实验平台和科研项目,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就只能纸上谈兵。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秀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教师要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教师只有在学科上开展深入的研究,然后在教学上把最前沿的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从内心热爱所学专业,从而激发出学生追求真理、渴望创新的热情和潜能。

二是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理论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获取知识,使学生拥有扎实的功底、广博的视野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而实践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锻炼能力,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练就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效益价值的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两者都非常重要,不应有轻重之分。要纠正理论教学课时安排过重,实践教学课时安排过轻的问题,突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实践,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欧美著名高校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让学生“心”与“手”的交融,“学”与“行”的结合。

三是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学生规模迅速扩大,教学资源相对紧缺。不少高校普遍存在单一专业学生规模大、学生成绩离散度大、偏科现象多等状况。这样的状况下,如何采用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才谈得上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此,要坚持“以生为本,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把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学生培养质量的基本衡量指标,多渠道挖掘与利用校内外创新与实践教育资源,多类型灵活组织教学,多维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建设好四个路径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我校的经验是要建设好四个路径。

一是树立产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产学融合就是互借优势,聚优共赢发展。广东工业大学的做法是在人才培养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本科生培养强化“重基础、强能力、宽视野、多样性、个性化”的理念;研究生培养强化“高起点、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求卓越”的理念。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依托,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科技拓路人、行业带头人、产业领军人、创业开拓者。

二是构建聚集创新创业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机制。以往,在资源配置上,大多局限于校内,偏向于行政配置的方式。这样易导致人才培养的机制不活、动力不足、效果不佳等问题。广东工业大学采取多渠道挖掘资源,运用行政配置、学术配置、市场配置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优势。近些年,我们着力从平台和师资入手,在平台建设方面,建立“一体双责三延伸”的机制。“一体”是指学科、服务、育人三位一体。“双责”是指各类平台要对地方与学校、研发与育人实行双向互动、双向支持、双向负责。“三延伸”包括“向上延伸”聚集国际高端技术资源与人才、“向下延伸”对接产业转型重大需求、“向内延伸”激活校内多学科的创新资源联合攻关,并利用创新平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目前,广东工业大学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共建了广州国家IC基地、佛山数控装备研究院和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等多个协同创新平台。这些平台不仅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而且在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也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提出“靠市场、靠机制、靠团队、靠服务”的四靠理念,创新引人机制,从海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公司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他们国际视野宽广、学术造诣深厚,通晓产业前沿动态,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提供了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三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传统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学轻实践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要求。广东工业大学对此进行改革,突出一个专业多套培养计划、多专业融合、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多类型灵活组织教学。依托优势学科、科技龙头企业、协同平台,采取分专业试点班和跨专业综合班相结合的模式,开设创新实验班、科技金融班、粤港机器人学院、校企联合班、卓越工程师班、国际班等等,单独实施培养方案和计划,在教学上推广案例分析式、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和项目研究式等创新学习方式。这些改革措施推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在校园里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四是建构创新创业教育多维体系。一是打通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产业、平台间的壁垒,建设与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社会需求等多向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构建思维引导、专业创新和实践训练三类显性课程,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知识、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实践三个层次校园文化隐性课程。二是采取“课堂+网络+讲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从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实践三个层次进行创新创业一体化的实践体系。依托创新创业训练孵化平台、学院创新工作室、校内孵化基地、协同育人平台和校外训练孵化平台,构建创业实训完整链条。三是构建“院-校-省-国”四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资助体系。学校每年投入超过1000万元,吸引社会投资机构在校设立基金超过1亿元,用于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四是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质量保障与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并实施行学生创新活动与课程学分互换等制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上一条:南方日报专版:坚持造血式创新追求学术市场双赢
下一条:人民日报|粤港首次联办“挑战杯”

关闭